西宁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十年来,把帮扶作为落实维护职能、为党政分忧、为困难职工办事的重要抓手,全力构建“救助、维权、服务”三位一体的帮扶工作格局,不断丰富载体,拓宽领域,办好实事。
在四区、三县总工会全面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,在21个街道办事处、49个乡镇、135个社区、341家企事业单位设立困难职工帮扶站和帮扶联络员,形成了市、区(县)、基层工会帮扶工作三级网络体系。截至目前,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400元或在400元左右,以及因病、子女就学、意外事故等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17630名职工,全部建立困难职工档案,进入全国工会帮扶系统。
在帮扶中心设立困难救助、政策咨询、法律援助等服务窗口,将帮扶工作由“坐等服务”向“扩大宣传,面向社会,主动服务”转变。突出救助、维权、服务,着力构建集困难帮扶、法律援助、就业服务、生活救助于一体的帮扶救助体系,逐步形成了“春送岗位、夏送清凉、秋送助学、冬送温暖”的工作常态机制。
各级工会主动向地方党委汇报工作,与同级政府召开联席会议,争取党政对工会帮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,为工会组织提高救助水平打下基础。与人社、司法等部门联合建立职工来信来访来电办理联动机制,强化了工会在化解劳资矛盾、稳定劳动关系中的作用。通过动员社会捐款捐物、组织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等形式,积极开展社会化帮扶显成效。
开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网上“绿色通道”,通过网上提出救助申请,经帮扶中心审核后,及时给予帮扶救助,进一步提高了帮扶救助的效率。至目前,通过“绿色通道”等形式,共为450名职工(含农民工)提供医疗救助,发放救助金93.48万元。为2137名困难职工或其子女提供了就业援助,援助资金247万余元。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43人(次),法律援助结案20起,挽回经济损失129万余元。
进一步增强“金秋助学”的实效,今年,市总工会对特困职工子女上大学进行全程救助,经区(县)总工会推荐和帮扶中心入户调查,确定18名特困职工家庭子女,每学年给予3000元助学金。开展“金秋助学”活动八年来,各级工会共发放助学资金566.4万元,帮助2729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。(作者:叶文娟 宋芳)